省消协发布2025年元旦消费提示
元旦将至,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健康,愉快度过节日,甘肃省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一、关于网上购物
消费者在网购食品应当注意:首先尽量选择知名度较高的网站,不仅要看卖家的信誉等级,更要看买家的真实评论。其次,要问清售后服务的具体细节,保留相关网络聊天、交易证据等,防患于未然。特别是收到食品后要检查食品包装及食材质量,及时加工、食用,勿长时间存放。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品种、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最后,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选择货到付款或安全的第三方支付方式。使用到付方式结算的消费者,货到后一定要当场验货,核对商品无误、无破损后再签字确认付款。对于近年兴起的直播带货,我们发现这个出现的新的业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广大消费者要认真对待,冷静参与。第一是商品信息真实性问题。直播带货中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主播可能会夸大商品的功效、制造虚假流量等,导致消费者受到误导。第二是商品质量问题。由于直播带货过程中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筛选和检验,商家为了迎合节目效果可能会选择低质次品进行推广。甚至是诱导场外交易,有些直播带货会直接或间接引导消费者转入原直播电商平台以外的社交平台或个人进行交易,这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另外还有发货和物流问题以及退换货难的问题,有些直播带货存在发货慢、不发货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部分直播带货存在不予退换货等问题,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第三是盗版和侵权问题。在网红直播带货中,一些不法商家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可能不经授权销售盗版商品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原创品牌的利益,也影响到了市场秩序和正常竞争态势。第四是消费者维权困难。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法律保系,消费者在网红直播购物中存在维权困难。一旦发生虚假宣传、商品质量问题或侵权事件,消费者很难找到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关于预付卡
元旦将至,很多消费者会使用提货券、购物卡等预付式消费方式来采购商品,在办理和使用预付式卡时提醒消费者注意:一是谨慎选择商家。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卡前,应认真查看发卡企业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范围,确认经营主体资格,确认是否完成了预付卡的备案登记,查看预付卡名称与备案名称是否相符。要选择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度高、经营状况好、规模较大,入驻“甘肃预付码”平台发卡的企业,降低消费风险。二是理性办卡。办理预付卡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消费习惯、消费频度适量充值,不要被商家宣传优惠折扣而冲动消费,尽量不要一次充入过多金额,充值后要及时消费,避免因使用时间过长,商家因经营不善倒闭、逃逸等不确定因素造成损失。三是保存证据。办理预付卡后,向商家索要充值票据,妥善保管好相关凭证、卡片,以免丢失。对可挂失的消费卡(券),在丢失时应及时同商家取得联系,办理挂失不卡手续。同时在每次消费后,要认真核对消费余额。
三、关于选择家政服务
新年前夕,是家政服务“旺季”,消费者选择家政服务时,首先,尽量选择品牌家政服务企业,提前向对方说清楚自己的服务需求等基本情况,并签订正规劳务服务协议书,对服务的时间、地点、内容、费用,特别是对个别特别约定和违约责任要明确注明;其次,要注意查看上门服务家政人员的安全服务设备,做到善意提醒。尤其是高层住宅的消费者,一定要确保家政工作人员在为您服务期间的人身安全,对于没有防护措施的家政人员可以拒绝服务;三是消费者不要与家政服务人员签订“私约”,避免出现问题后投诉无门。
四、关于有奖销售和虚假广告
新年期间,各类促销活动繁多,消费者参加经营者有奖销售活动时,要注意商家是否存在虚构奖项、奖品、奖金金额的现象,是否有不按照向消费者明示的信息兑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等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的行为。保健食品、医疗、药品广告成为虚假宣传的成分比较突出,提醒老年消费者在报纸、杂志、网络、视频等媒体接触广告时,要提高辨别意识。特别防范所谓的“专家”向老年人推销高价的假冒伪劣保健品。防范以赠送鸡蛋、牛奶等小物品诱惑,达到推销商品目的的行为。老年人不要随意在讲座上购买保健品或保健用品。05关于消费维权元旦期间,消费者要正确理性消费,如遇到消费纠纷或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全国智慧315”平台或者拨打12315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原文链接:http://www.gs12315.com/web/msgshow.action?psite=html&sId=329&typeCls=9&clssid=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